培训活动
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培训活动 > 科技教师培训班 > 新闻中心

基金会第二期科技教师培训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4-09-26 10:39:59 浏览:1026次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第二期科技教师培训线下培训于2024年7月25日至27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成功举办,8月15日至9月16日线上培训圆满举办。

  此次培训邀请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的多名专家学者,以及多位奋斗在科学教育一线的教师进行授课和指导。课程内容广泛,涵盖科学前沿信息、教育政策解读、科技教育发展、实践操作技能等多个领域。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千余名中小学科技老师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参加培训。

线下培训会场氛围热烈

线上参训学员好评如潮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鑫从大科学教育的含义到加强科学课程一体化建设在学校主阵地落地,到国家深入推进科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小学科学教师配备的举措及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并通过两个实际教学案例,展示了如何构建一堂跨学科、项目制学习的航空航天科学课程。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员袁军鹏在课堂上强调,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探索性与创新性决定了科研诚信和学术规范的重要性。科技教师应引导学生遵循科学性、创新性、应用性和可行性原则进行科研选题,并注重科技伦理,确保研究过程安全合规。他详细介绍了科研诚信的具体要求,包括规范引用、避免抄袭等,并呼吁科技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潘在授课中阐述了发展航空航天事业的重要意义,回顾了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历程,总结了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瞩目成就。同时,他指出当前航空航天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应加强国家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大中小衔接机制,并表示北航将积极开放优质资源,为中小学提供体验性参观和拓展性教学,与广大中小学共同培养航空航天领域后备人才。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苏青的课程围绕科普创作这一提升科技教师能力的有效途径展开。他强调,选题是科普创作的重要环节,可以从熟悉的科学知识、科学家、科普工作者、参加的学术会议、从事的工作、结合爱好等方面入手,并结合突发事件、报告热点、所见所闻、联想思考等方式,寻找创作灵感。科普创作不仅能够提升科技教师的能力,更能够提升大家的综合素质。科技教师应积极参与科普创作,为科学传播贡献力量。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高云峰在授课中指出,新课标要求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跨学科学习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高级思维的有效途径。他介绍了学科类综合性学习、主题式学习和解决真实问题式学习等多种跨学科学习路径,并鼓励教师们积极探索跨学科教学,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整合为体系,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阿里云高级产品专家陈双乐指出,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推动教育迈入智能化时代,为教育教学带来变革。他介绍了阿里云的“通义千问”大模型,并展示了其在智能客服、虚拟角色、语音翻译等场景中的应用案例。他分享了阿里云“无影电脑”方案,旨在构建数字时代教师的全新教育装备,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个性化、高效的学习和工作空间。他强调,技术应用在教育工作中的祈祷重要作用,并呼吁广大教师们积极学习和应用新技术,为学生创造更优质的教育体验。

 

 

  杭州江南实验学校科学教师邹小斌老师分享了他20年的一线科技社团指导经验,重点介绍了航空模型社团的组建和发展。他认为,科技社团的组建应基于学校发展、教师专业素养、学生及家长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并以航空模型社团为例,阐述了如何通过幼小衔接、请进来、走出去、表演等形式,营造浓厚的科技氛围。

 

 

线下参训老师们现场实操

 

 

线下参训老师们交流分享、观摩学习

  来自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长乐中心小学的王亚儿老师表示:“这次培训使我们将积极思考、勇于创新,我们将把所学所思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回到工作岗位后,我们会将此次培训的收获与同事们分享,共同提升教学水平和科技应用能力。”

  来自北京市八一学校附属玉泉中学的王晓冰老师说“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对科技教育的重视,以及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关怀。在新时代背景下,科技教师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助力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重任。此次培训,无疑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

机构概况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是2010年7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发起单位为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业务主管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旨在通过社会倡导、募集资金、教育培训、救助资助、提供服务等方式,配合党和政府推动我国下一代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基金会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学前教育、校外教育和家庭教育三大领域,充分发挥公益组织在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整合资源...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万丰路316号万开中心B座2层205室
电 话:010-85162610
    010-65275519
    010-65267529
传 真:010-65162819
网 址:http://www.cngef.org.cn
邮 箱:xydjyjjh@163.com

银行汇款

户  名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
开户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东四南支行
人民币账号:0200001009014485994
美元账号 :0200001009012002542
港币账号 :0200001009012002418
欧元账号 :0200001009112004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