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5日-19日,由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和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联合发起的“微公益·梦起航”支教助学活动在河北省威县第四小学举办,来自清华附中本部、合作学校的50余名师生和第四小学的120名3-5年小学生共同参加了活动。
7月15日早上8:30,清华附中的23位高一小老师、20位来自不同合作学校的学生助教以及带队老师们在学校集合,召开了行前动员会。清华附中带队教师郑玮、张松萍为学生们发放物资,并对几天的用餐、住宿、课程安排、活动内容、人员分工和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学生发展中心主任李书霞鼓励大家克服困难,同心共进,带着专业的知识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去迎接小学生们。
经过近5个小时的车程,师生终于抵达了河北省威县第四小学。尽管宿舍条件艰苦,但难挡同学们的热情,并且即将成为老师的使命感始终洋溢在大家的心中。简单入住后,主讲教师和助教们争分夺秒地布置教室环境,为迎接小学生们的到来做充足的准备。同时,负责接送的老师们也带领着活泼的小学生们一步一步走向一个全新的、充满着惊喜的班级。
喜相逢主题班会上,班主任首先带着任课老师与助教们分别进行了自我介绍,小老师们洋溢着的笑容瞬间拉近了师生关系。三个年级的班主任们在接下来的活动设计中,心有灵犀的都选择了类似的小游戏如:“大风吹”、“滚雪球”、“传声筒”等。
班会期间,任课老师与助教们深度参与到学生们当中,很快与学生们打成一片,亦师亦友的氛围被体现地淋漓尽致。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离开时孩子们脸上纯真与不舍的笑容是对小老师们所有的准备与付出最好的回报。
16日上午,支教助学活动的启动仪式在第四小学报告厅召开。第四小学校长刘斌、副校长刘文英,清华附中学生发展中心主任李书霞,清华附中支教团,以及威县第四小学的120名小学生共同参与启动仪式。
刘斌校长对本次支教教学助学活动能够在第四小学开展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希望通过活动能够为学校带来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既为小学生们开拓视野、培养学习兴趣,同时也帮助学校开阔教育事业、创新教学模式。
随后,支教团学生代表进行发言,她向在座的老师和小学生们表达了对于高质量完成本次支教活动的决心与信心,未来几天将克服困难、不忘初心,怀揣着耐心与爱心完成所有的课程与活动。
李书霞主任最后进行总结讲话,她表示学校主讲小老师们在前期认真筹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精心设计课程,一定会为小学生们带来不一样的课程和活动体验。同时支教助学活动也是双方共同进步的平台,为两校搭建了互动沟通的桥梁,让两校学生在支教活动中共同成长。
启动仪式后,小朋友们兴致高涨、小老师们摩拳擦掌,都在期待着接下来几天的多彩活动。
在三天的课程中,老师们各显神通,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虽然在刚开始也遇到不少技术问题,比如白板故障、学案打印错误,但老师们沉着冷静,不慌不忙解决问题,保持课堂进度。三年级学习了一枚金币的故事,24点游戏,进行了费纳奇镜的制作,绘制自画像,解决囚徒困境等。四年级学习了巨鹿之战,一半模型,混色法等知识,玩了丢手绢的游戏,制作数字批图。五年级学习了逻辑知识,进行了丰富的体育活动。意穿梭于楼道间,走进每间教室,都可以看到小朋友们高高举起小手,喊着“老师!老师!”的积极回答问题的场面,也可以看到同学们下课一起拥到讲台前领取小奖励,课堂气氛都非常活跃。
支教活动期间,每天晚上支教团师生会在多功能厅进行研讨会,各年级的班主任对当天授课与师生活动的情况与感想进行描述并反思,带队老师与李书霞主任会分别针对小老师们的分享和心得体会进行点评,并传授教师的相关经验。小老师们个个仔细聆听、虚心记笔记,从而对教学活动更是增添了几分斗志与信心。
交流会后,小老师们会不辞辛苦的主动回到教室进行备课,准备第二天的活动。虽是初次担任老师,但大家渴望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全部分享给威县的孩子们,去拓宽他们的视野;也希望自己能把课程做到最好,让孩子们拥有更多的收获。
18日下午,清华附中党委副书记张洁以及参与支教活动的各合作学校校领导来到威县第四小学,看望在此参加支教活动的师生们。各位校领导进入到每个年级的课堂中,与小学生们共同听课,并参与课堂活动。
清华附中校领导们进入课堂聆听小老师们讲课
经过前三天的辛苦准备、打磨和前期彩排,同学们在19日上午开始了本次支教的最后一项活动——汇报演出。清华附中及合作学校的校领导们也莅临观看了本次汇报演出,并对演出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活动虽然结束,但是师生之间的情谊永远留存。祝愿威县四小的同学们能从这次活动中获得知识与快乐,学业进步、学有所成,也愿清华附中的同学们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学生感想
从第一天与小朋友们见面时的拘谨与紧张,到最后站在讲台上的自然与放松,短短五天内,我很欣喜地看到了我的成长。
无可否认,这是很累的五天,早出晚归的忙碌备课,甚至连睡梦中说出的梦话都是PPT的制作该如何如何……中途也常常说很想回家,可是看到小朋友们可爱的笑容,看到他们递来写着真诚祝愿的贺卡的时候,就会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蒙陈小玉
特别感谢五年级的各位同学,给我这个新手班主任特别大的满足感,以为你们腼腆幼稚,实际上你们活泼懂事,还跟我说“我们长大了”、“啥都能听懂,你直接说”。
给三年级同学上的两节数学课,虽然没拿捏好课程难度,但看到你们积极举手的样子,心里多了几分安慰。此次支教,于他于己,收获颇丰。
——赵珈茵
支教期间有太多令人动容的瞬间:小女孩挑选礼物选择了糖而不是樱花发卡,她说她弟弟喜欢吃糖;在报告厅很多小同学专门给“王老师”留了座位;在最后我们上了返程大巴,还有加我微信的小朋友问我下午还来不来、让我不要难过……他们真的是一群很善良的小朋友。
总的来说,于你于我,不虚此行!
——王雪莹
每每看到同学们各个高举起的小手和激动的表情,我脸上的笑容就褪不下去了。因为我想讲述的观念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反馈、认可,是他们看到了我;而这些想法在他们小小的内心中生根发芽,或许某天长成参天大树,是我影响了他们。这种双向的契合与成长,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几节课讲下来,酣畅淋漓。看到同学们各抒己见、各谈收获,我学为人师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听到同学们发自内心的声音,那种一脉相传的感动与对于未来的希望让我不禁动容。那是多么天真的年纪、又是多么真诚的一群孩子!
——刘毓姝
这几天,我走遍了威县四小的校园,也见证过它的凌晨六点和半夜十一点。
我很难说我究竟教会了他们什么,交给了他们多么复杂的公式还是单词,但是我相信,这段时光将永远被我们所珍藏与铭记。因为我知道来过,在这片校园里,留下过属于自己的汗水,露出过真心的笑容,就足够了。
永远难忘的时光,永远不变的我们。
——田宸睿